课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CP:苏辙×苏轼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
自乌台诗案後被贬黄州已六年有余,苏轼却依旧将苏辙那张为了他而奔走劳顿,变得消瘦的眉眼记得清晰。
多麽一个意气风发的人,就因为自己受人污陷入狱而变得憔悴,苏轼看得心疼,却又无法。
九月被补时他便放弃出狱的希望了,这污蔑圣上的罪名,岂是如此容易洗脱?
却在苏轼放弃了一切希望时,听人说,朝廷上,他那一直让他引以为傲的弟弟苏辙奏请朝廷赦免兄长,自己愿意纳还一切官位爲兄长赎罪。
真傻。苏轼靠着牢里潮湿斑驳的墙,阖上双眼。
他又有什麽罪呢?不过是有人看不过去罢了,子由这孩子也真是,原本就因为家人的身份而受到牵连,阻了他的仕途,如今还傻傻的说要替他赎罪。
子由那一片真心,让他心疼。
一群人就这麽被押入御史台狱下,他想,吾命该绝。
悄悄地藏了颗金丹,苏轼想,至少、至少能保全一个完整的颜面,在那之前,给他最亲爱的人——他的至亲,写两首诀别吧,可别负了这一世的幸运。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璫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惊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後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误笔诀别诗之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误笔诀别诗之二)
所幸最後几位大人出手相救,宰相吴充直言:「陛下以尧舜爲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犹能容祢衡,陛下不能容一苏轼何也?」
已罢相退居金陵的王安石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连身患重病的曹太后也出面干预:「昔仁宗策贤良归,喜甚,曰:『吾今又爲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盖轼、辙也,而杀之可乎?」
这下,就算新党再怎麽出绊子,皇上再怎麽听信他们,也无法将他们处死。次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圣谕下发,苏轼贬往黄州,充团练副使,但不准擅离黄州,且无权签署公文,剥夺了他的权。
苏辙受了降职处分,调到高安,任筠州酒监。
看着手中的圣谕,苏轼笑了一声,罢了罢了,活着那便是最好了。
好在黄州倒也是个有着山水美景的地方,多次趁着夜色游历赤鼻矶的清风明月,在快哉亭上一览长江的浩浩汤汤。
岂能辜负这番景致,苏轼想,放下吧,放下。
天地的辽阔,江水的涨退,月亮的圆缺,人们的离合。
眼前的赤鼻矶总有人说便是当年一战定天下三分的赤壁,遥想曾经那青年才俊的周瑜,如此风神俊朗的人物总让苏轼想起二十二岁那时同苏辙一并千里迢迢上京赶考的那段时光。
二十二岁便登进士第,当时有多风发,如今便有多狼狈。满腔的壮志,竟是无地发泄,唯有提笔,在纸上留下一首又一首的诗、词。
後人都道,苏轼一生最丰富的创作时光,便是黄州,而他最出名的作品,便也是於担任黄州团练副使时创作出的。
♞
那年,他四十五岁,正是壮年时。
我爱苏轼(*๓´╰╯`๓)♡